close

        淡水區練功場2013金廈之旅(第四天2013.11.18)

金門「山后民俗文化村」與「風獅爺」

 

訪山后民俗文化村

此次的金廈之旅,在金門只有一天的行程,一早到海邊練完返老還童功,用過早餐便前後參訪「山后民俗文化村」。

早年的金門「山后聚落」分為頂堡、中堡及下堡,山后民俗文化村位於中堡的位置,建於清光緒26年(1900年),共有18棟對稱工整的二進式雙落古厝,一座宗祠和一座學堂,金門人稱之為「山后中堡十八間」。聚落建築是由日本經商致富歸鄉的「王國珍」及「王敬祥」,赴內陸聘請江西建築名師設計建造,沿用傳統閩南二落式建築,採依山面海而築之,對於每一座建築,除了實用性外,兼具了閩南建築傳統藝術傳承,一磚一瓦、一刀一斧,均經精雕細琢、極為考究,整座工程完竣,前後共歷時25年。

民俗文化村牌樓合影 

「山后中堡十八間」古蹟,隨金門國家公園在1995年成立後,將其劃入國家公園範圍,規劃成為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,村內建築俱取自當地盛產的花崗岩石為材,建築工法多採用石塊堆砌法作為壁牆,十分堅牢穩固。這處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古蹟,雖歷經多年的共軍砲火轟擊,其中包含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的嚴重摧殘,所幸聚落古厝仍大致維持舊貌,開放觀光後,成為金門傳統民居的代表古厝,當天我們入村參觀時,見所有建築依然亮麗如新,相信國家公園應該有因應觀光需要,在外觀上予以重行整修過,但用心深入細觀每一戶院落建築雕刻及室內格局設計,仍可發現建築物原有的細膩,依舊可以清楚感受到那股濃濃的人文古味。

 

古色古香建築

屋後景

整齊巷弄

   這種傳統的閩南建築聚落,在台灣本島幾已不復見,過去的戰地金門島上

,雖歷經三十餘年的「戰地政務」管轄,長期的軍事安全優先,導假無法像台灣般的正常發展經濟。長期的軍事管轄,限制開發建樓,使得金門的建築,成為少數保留著較完整先民遺產的地方,沒有被商業化的,當然看不見現代化的大樓建築,民風始終保持著一貫純樸,一棟棟具歷史人文的建築,被幸運保存下來,今天我們踏上金門這塊土地時,才能處處欣賞到傳統的閩南老建築,尤其有幸親探完整的民俗文化村,用很感恩的心,欣賞到了先人留下來的智慧,每個人都異口同聲的讚嘆,這一趟高附加價值的文化之旅,的確值回票價。

 古色古香巷中合影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金門的風獅爺

清晨搭車前往埔邊村海邊練功時,途中見到一尊披著紅巾的站立石獅,經何大哥告知,那是金門人鎮風驅邪的「風獅爺」,並為我們說明風獅爺的故事。

金門島群位於福建東南方,背大陸面海洋,地處於台灣海峽西岸季風盛行帶中,由於海峽二岸高山如屏,形成走廊風,島上又無高山峻嶺可作屏障,致島上終年吹著強勁海風,島上居民長年多以布裹頭,避強風之吹襲。

福建部的沿海居民,為抵擋強烈的風襲,自古就有設立鎮風的辟邪物來鎮風驅邪的習俗,而最多的鎮風辟邪物就是「風獅爺」,金門先民多自福建移民而來,故居民沿襲福建南部習俗,在其聚落居住地紛紛設立了「風獅爺」,用於鎮風驅邪,保祐居民平安。

金門的風獅爺材質,主要以石雕為主,石材皆取自金門本身出產質地堅硬的花崗岩雕刻而成,另也有少數當地居民常就地取材,以泥塑、水泥、陶燒製成,姿勢以站姿與蹲姿為主。

金門島上的風獅爺,造型高度各有不同,最高的有達385公分者(安岐村風獅爺),最小的僅高22公分(東珩風獅爺),而各尊風獅爺,雕工粗糙細緻不一,但其主要共同重點係在臉部表情的突顯,一般常見者以凸出圓眼,鼻頭寬闊,呲咧大嘴,或露出牙齒者為多。

每尊風獅爺背部都有鬃辮,胸前繫有鈴鐺或是結飾或是披著紅布。由於金門島東北季風旺盛,故典型的村落風獅爺都設立於村落四隅,方位多為坐西南朝東北,也就是面向冬天東北季風吹來的方向,風獅爺迎風經年累月,日夜屹立不搖,威風凜凜,展現出鎮風避邪的威力。

根據金門縣政府的統計,現存的風獅爺共有68座, 光是金沙鎮風獅爺就有41尊,可說是金門風獅爺的代表地,金沙鎮的風獅爺每一尊的造型都不相同,可惜我們時間有限,遊途中只見到了二尊,無法一一造訪,倒是留下一點小遺憾,但一趟短暫的旅遊,能夠認識到金門的「風獅爺」,誰說不是一大收穫呢?希望很快有機會用較長的時間,到金門做較深度的探訪,好好造訪昔日戰地金門的「風獅爺」。

 

下圖為金門縣政府所提供的金沙鎮風獅爺圖片,供好朋友們參考

風獅 爺像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小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